绵江大道 被暴雨冲塌百米
据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介绍,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是,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构架,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
附件: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8月20日。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根据《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经企业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核实推荐、专家复核、网上公示及现场抽检,现将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予以公告
另外,还可以考虑光伏电站设置场所的气候条件和抑制履历,公平分配输出抑制量。由于可以计算出预测值的偏差幅度,所以电力公司和能源管理服务运营商能设定对上下限值内多种情况的控制假设,从而设定更加合理的输出抑制量,再分配给各发电站。例如,预测概率为95%时的发电量以kW为单位显示下限输出~上限输出。能够为每个发电运营商精细分配输出抑制量,实现发电运营商之间的公平输出抑制。据称,利用该技术,光伏发电运营商可将售电机会的损失降到最低,有助于输出抑制量的降低与公平分配。
为切实实现电力供需平衡,电力公司要求发电运营商实施的输出抑制量有过剩的趋势,成为一个课题。使输出抑制量最小化,可按电站公平分配抑制量。对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未利用土地的,要求依法办理用地报批手续后,可以划拨方式供地;占用非耕地的其他农用土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可由光伏发电企业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租赁使用;依法租赁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的,租赁协议须向当地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在不占用基本农田、不砍伐林木、不改变农用地用途、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探索生态建设与清洁能源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探索生态建设与清洁能源协同发展在创新光伏发电综合利用方面,《通知》明确,充分发挥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优势,利用荒山荒地、滩涂、水面等未利用地及采矿废弃地,探索更加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各类综合利用光伏电站建设。推进住宅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引导企业或个人投资住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优先享受国家和省级相关补贴;完善分布式光伏项目上网政策,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备案时可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模式;已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执行的,可向项目备案部门申请变更为全额上网模式。《通知》明确,各地要优化项目备案流程,不得无依据设置前置性条件。
同时要求,推进标准化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搭建光伏发电检测和认证服务平台,参与相关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在做好光伏发电并网服务方面,《通知》要求电网企业要按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开展项目接入系统服务工作,加快接入电网工程建设,确保电量计量准确,及时足额发放度电补贴。
《通知》要求,鼓励在新建建筑屋顶装设光伏发电系统,符合条件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一律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简化电网接入手续,不断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工业园区、工商企业、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继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鼓励开展新能源智能微电网试点项目建设。8月27日,记者从江西省政府网站获悉,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发电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大力探索生态建设与清洁能源协同发展新模式,优化光伏发电备案流程,加快接入电网工程建设,确保电量计量准确,及时足额发放度电补贴。光伏电站发电业务许可证和电网并网手续可平行办理,不得互为前置性条件;对申请变更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部门要及时出具变更备案文件,供电部门要及时签订新的并网协议和购电合同,并申请调整补贴目录值得欣慰的是,在大好形势的催逼之下,针对光伏行业的金融服务目前有了很大的改进。
而反观我们国家,央企的贷款利率在6.5%,而民营企业的融资利率更是至少在8%到10%之间,融资成本至少是人家的3倍,投资收益比显然就不如国外。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唐文倩认为,目前融资难是光伏行业普遍的现象。光伏行业的发展似乎正在蠢蠢欲动,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据唐文倩介绍,多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正拟将部分电站业务分拆出来打包上市,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为光伏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二级市场光伏类的资产并购明显增多,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协助光伏开发企业进行融资。
然而,遗憾的是,如此巨大潜力的市场并不被资本所热衷,尤其是传统融资模式下的银行资本,主要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第一,对新能源行业并不熟悉,就光伏而言,在09年左右高速发展的时候,大部分资本投资于光伏行业,后来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又遭受国外双反的打击,国内的光伏行业经历毁灭性的过程,但国家的鼓励政策出台后,鼓励光伏下游市场在国内的发展,一些资本因对光伏行业不是很熟悉,分不清楚上游与下游的区别,在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后反而犹豫了。而实际上,光伏的发展与应用又是城市新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机制助力光伏发展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大势所趋,在能源枯竭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之下,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可谓空前。以光伏为例,应多鼓励类似绿能宝这种众筹形式的融资。
因而,要想突破光伏发展的瓶颈,在相关政策的催化之下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改善光伏融资的金融环境显得刻不容缓。城市是我们能源消费的主体,我国能源消费的70%集中于城市,城市能源转型的成败事关我国能源战略能否顺利实施。据她介绍,从全球范围内,新能源的投资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化石能源的投资,据相关部门的预测,从2013年至2030年,中国未来新能源的投资潜力将是万亿级美元。当然,完善金融机制,多样化金融投资产品同样也是十分重要。从长远来看,随着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技术的进步,光伏投资的收益会逐步的放大,金融环境的改善也终究是时间的长短。由此可见,光伏的发展至少在国家层面得到重视,而随着近几年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光伏无论在转化率还是在成本上都得到巨大的改善,正如芦红主任所说,实现可再生能源2050年的目标在技术上应不是太大的问题。
第二,金融体系有待完善。其次,构建光伏产业信用体系,对光伏电站的运营情况有一个适时的数据说明,这个数据可以有效的反映光伏电站的运营情况,给资本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
但是,这几年大型光伏电站发展迅猛,而民营企业参与程度较高的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却并不一帆风顺,政策频出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其中融资困难是业界公认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场由能源基金会支持并以新能源示范城市能力建议为主题的研讨会,正是在当前的形势之下对新能源如何在城市中快速发展与应用的一次高端对话。
光伏融资难且融资成本高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介绍,国际上对光伏投资的贷款利率一般在2%左右,25年贷款期,再加上5年的宽限期,总共30年,一万块钱投资每年的平均成本在200块,有些情况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甚至会更低。如果能从大环境上,构造一种开发规范化、流程标准化、受益透明化、融资结构化,渠道能够多样化的光伏发展环境,那么芦红主任所期望的2050年目标:中国实现60%的能源消费和86%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或许不仅仅只是在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可承受,而应是必然会实现的一个结果。
首先,应出台一些相关的鼓励政策,给光伏融资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简化手续,适当的降低融资的门槛。李俊峰认为,如果能降低可再生能源的融资成本,新能源在城市里的应用,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在城市的利用就能够有一个特别好的市场。2050年,中国有望实现60%的能源消费和86%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能源基金会可再生能源项目部主任芦红在日前即墨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认为,根据能源基金会与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联合发布的报告《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可承受的。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是高度重视,各种利好政策也相继出台,万事俱备,只欠金融这个东风了。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没有效益显然投资的热情就比较低,在发展速度上就会一再受阻。根据去年同期时间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目前,在光伏行业缺乏配套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机构,一些部门的贷款手续非常繁琐。此外,规范光伏电站的建设,使得开发规范化、流程标准化,给资本市场一个可供对比的简要标准。
融资成本高常常伴随着融资难,这在我们国家尤其明显。第四,光伏利润低,收益投资比与别的产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需要国家在政策上进行鼓励。第三,光伏电站的性能和价格透明度不足,评级工具不完善,标准化程度低,不利于资本的评估光伏融资难且融资成本高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介绍,国际上对光伏投资的贷款利率一般在2%左右,25年贷款期,再加上5年的宽限期,总共30年,一万块钱投资每年的平均成本在200块,有些情况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甚至会更低。
目前,在光伏行业缺乏配套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机构,一些部门的贷款手续非常繁琐。其次,构建光伏产业信用体系,对光伏电站的运营情况有一个适时的数据说明,这个数据可以有效的反映光伏电站的运营情况,给资本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
以光伏为例,应多鼓励类似绿能宝这种众筹形式的融资。第二,金融体系有待完善。
能源基金会可再生能源项目部主任芦红在日前即墨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认为,根据能源基金会与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联合发布的报告《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可承受的。金融机制助力光伏发展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大势所趋,在能源枯竭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之下,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可谓空前。